新闻中心

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106车间)

1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南京金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长芦街道崇福路288号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935672347640

2、重大危险源基本信息:

重大危险源名称: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106车间)

重大危险源编码:320180007008

重大危险源位置:厂区西侧

重大危险源登记:四级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南侧为办公楼、北侧为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东侧为108罐区、西侧为崇福路。

重大危险源风险类型为: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

重大危险源相关参数: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包含106车间和107成品罐区。

重大危险源照片:

3、企业监管信息:

主要负责人:张聪丽(总经理)       电话:13675116519

技术负责人:汤振英(技术副总)     电话:13813885351

操作负责人:谢  峰(生产部部长)   电话:18061222848

  1.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工程技术:设置了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釜设置超温开启紧急冷却系统(循环水);反应釜超温超压开启紧急切断系统(停止进料);当反应超温、搅拌失效或冷却失效时,联锁停止进料,即可停止反应;有搅拌的稳定控制和联锁系统;有可燃气体置换系统,有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了DCS控制系统和SIS连锁系统。

维护保养:定期检测静设备相关管线腐蚀情况,建立测厚记录;连接管道位号、标识清楚,保温完好,无泄漏现象

人员操作:定期对原料罐组二岗位操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取得上岗资格;新录用员工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操作规程中规定储罐涉及的温度、压力等主要控制指标、报警联锁值。

应急措施: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岗位应急处置卡,定期开展演练。配备应急物资装备;装置内内设立洗眼冲淋设施

5、隐患排查数据

排查责任人

/岗位

排查周期

排查任务

张聪丽

主要负责人

1次/半年

1.核查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是否按规定时间、规定内容履行职责。

2.确认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实用有效,操作人员是否按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

3.核查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确认各类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4.核查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数量、学历和资格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进行安全培训,是否具备安全管理、操作和应急方面的能力,

5.确认有关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投入是否到位,是否合理有效使用安全费用。

6.确认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有关数据是否接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7.确认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8.确认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是否每半年演练一次,是否达到演练效果。

9.核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运行效果是否达到优良等级。

汤振英

技术负责人

1次/季度

1.现场确认重大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是否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2.现场核查重大危险源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视频监控等是否存在故障、报警等信息,有关设备是否存在超期未检问题。

3.确认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4.确认重大危险源与周边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于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限值标准的重大危险源,组织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直至风险满足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

5.组织审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相关资质、安全管理等情况。

6.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前组织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7.现场审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工艺、设备、人员变更方案,确保变更过程风险受控。

8.针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组织制定管控措施和治理方案并监督落实。

9.组织演练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谢峰

操作负责人

1次/周

1.检查岗位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2.检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是否按规定办理作业票,监护人是否在场,作业过程有无违章,安全风险是否受控。

3.检查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到位,装置设备是否存在带“病”运行情形。

4.检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有无违章行为。

5.检查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包括动静设备、自控系统、安全设施等)是否完好。

6.检查应急设施、应急装备、应急器材、消防设施是否完好。

7.确认现场监控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有效覆盖重大危险源区域。

8.确认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和火灾报警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报警信息是否及时处置。

9.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警示信息是否及时处置,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10.检查现场隐患排查人员是否熟悉排查流程,是否运用移动终端开展隐患排查,并形成闭环管理。



下一篇:原料罐组二(108罐区)
上一篇:2024年1月监测数据

【返回】